接觸角測量儀是一種用于實時評估表面相互作用分析的儀器,可獲得表面潤濕性能,親水性能的各項指標。表征液體/固體界面的現象和相互作用,如吸附動力學,層厚度,形態變化和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穩定性。
作為一種理化分析儀器,接觸角儀器實際上需要調整或校準。一般建議每年校準一次。然而,接觸角儀器長期使用的校準工具是玻璃板。玻璃校準板與顯微鏡的十字線相同。通過蝕刻技術將標準角度圖像刻在玻璃板上。測試標準角度值后,可以看到接觸角儀器的精度。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上述操作實際上并沒有對天線測量儀器本身進行任何調整或校準,而是只測試了標準圖像,以查看角度差有多大。事實上,這樣的操作只是為了看看接觸角測量儀的角度測量方法是否正確或者度。
那么,接觸角儀器的校準需要調校的是什么?
通過儀器的原理,即通常采用側視條件下拍攝3D條件下的液滴的輪廓并采用相應的算法分析得到接觸角值。根據光學成像原理,可以知道,3D條件下,鏡頭(相機)與被測物體(水滴)在成像視角、俯視與否情況、樣品本身的上表面水平情況均會影響到終的角度值結果。因而,儀器的校準主要采用的工具是:3D紅寶石球校準工具。且同時要求紅寶廠球的精度為微米級的。
接觸角測量儀的校準包括:
1、通過校準樣品臺的水平校準;
2、通過校準鏡頭的水平校準。
通常情況下,顯微鏡的放大率在接觸角儀器中通常的分辨率為4um左右,那么實現的精度通常能夠保證的是0.01mm。而對于0.01mm的精度變化的圖像,通常精度為0.1度左右。
為此,對于接觸角測量儀的精度的差別的一個為有效的方法為,通過測量微高度變化如0.01mm高度變化時,接觸角的測試值的變化。